山东大学自行车协会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26|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话题榜(闲聊类)] 随便聊聊——关于车协观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9-4 09:34: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突然开始反思一件事儿——咱就是说,“给女生接车”这个车协传统到底对么

    不知为何,可能是受最近读的一些女性主义文本的影响,一些过去被埋藏在潜意识里的场景又一个个在我脑海中浮现出来,比如说——

    场景1:自从我在车协开始学会给女生接车起,就总有女生是不情愿“被接车”的——大概是她们认为这种“绅士行为”的底层观念实际上“将女性默认为弱者”,而这种看似帮扶的行为实际上是要将这种不平等的观念和现实固定下来

    场景2:大概是在2021年的某次环六校活动之后,有女生提出“现在的男生都没有主动帮女生接车的意识了”的批评——具体的批评者或许是当时执委会的,也可能是更老一些的学姐。

    场景3:近几年远征队的女生人数占比逐年增高,但在老会员群里总能听到对此的质疑与否定声音

    场景4:队内前助、队医等职位总是由女生担任,而且好像理应被女生担任。与此相关,还回想到雪莹姐曾说过的17远征队与后来远征队关于职务分配的差异,那时女生基本是不可能担任前骑、技术员、后骑等职务的——但实际上,那时的女队员体力或许要比当下要好一些。

    ……

    类似浮现在我脑海中的场景还有很多,不再罗列。我甚至还一直在思考一件事,但得不到明确答案——车协意识形态的现实基础是什么?可能是我处于车协之中太久,有些“只缘身在此山中”,已经被车协的意识形态唤问为“车协人”这样的主体了,以至于我长久以来都认为车协的观念是对的,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当我离开车协许久,才更加清楚并不是这样。

    车协观念大概是有许多前现代性在里面的。当年我大一时候,狗哲还经常拿“仁义礼智信”那一套来教我做事;我当会长那一年,开过一次执委会会议,我竟以“骑士精神”这种中世纪封建意识形态与车协的“骑士精神”联系起来(当时的会议记录还能在论坛找到)……现在想想,挺搞笑的。车协受资本主义观念影响相较于校办组织,的确要少很多,我最喜欢的还是外出骑行时的那种“集体主义”,虽然是一种小集体。
    哎,说到执委会会议,真的好久没有看到类似的会议记录了。不知道现在的车协人,都在思考些什么呢?

2#
发表于 2023-9-4 10:11:34 | 只看该作者
我来说一说:
       我的观点:不能被“主义”绑架。车协的传统本质上是服务于骑行的,更确切地说是长途骑行,也就是远征。在这样一场骑行中,队员们的相互照顾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帮女生接车“的情理基础。
      其次,为什么有帮女生接车呢?这一场景多发生在长坡之后,或者是两个队伍休息点的时候。后者现在已经演变成前队帮后队接车。前者呢?一般情况下,像是黄巢、药乡这种很多人参与的爬坡中,男生大部分比女生大部分要早到,体能保存也更好,在这种情况下,“帮女生接车”是现实需求,也是现实情况,是我们互帮互助的一种具体体现。
       这无关女性主义——我不会因为女性主义而不去帮忙,我们的女性会员也不会因为女性主义而拒绝帮助——这种情况更有可能会拖累队伍。这就是“帮女生接车”的现实基础,为了更好更安全的骑行,保证全队的体能和安全。
        其他问题诸如此类,对于女生的照顾不是不尊重,不去进行这些也并不意味着就是“女性主义”。
        在今天,随着车协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大家资金的充裕等等,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女生可以打前站,可以做前骑后骑。这不是因为女性主义对我们的影响,而是我们有了能力去做这些,有能力去承担风险,让大家有更多样的骑行体验。
        更进一步,为什么我们车协就不能有自己内生的“女性主义”,我们可以学习外来的东西,也可以发扬自己的东西,在骑行与社团的环境中有自己的“远征女性主义”“车协女性主义”。
       再就是,骑士精神和“仁义礼智信”,这些东西好不好?有好的东西,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个好人,为什么不能在车协的天地里面去发扬他们?社会上乃至学校里面,各种“现实主义”的妥协与龌龊已经够多了。在车协里面,我们可以切实践行女性主义在骑行活动中应该有什么样的体现,也可以对少有人坚持“骑士精神”身体力行,这是属于我们的一个“乌托邦”,他远远不完美,但是在里面幼稚的东西可以被允许,并成为主流的价值与追求。我觉得很好。
      还有,我不是回怼我的军一,理不辨不明,一些问题不想不行。但是对于车协来说,做什么比想什么更重要,我们的作为就是我们的想法。我们这些年来,改变很多,发展也很多,我觉得车协会有很多很多变化。但是作为我们精神内核,最根本的那些东西只要不变,我们就还是我们。
本楼点评(6) 收起
回复 支持 8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3-9-4 18:47:46 | 只看该作者
从一个反面想这一个问题,女生会觉得接车这件事是对他们的不尊重吗?
以我自身的感受而言,我认为我在车协帮女生接车的时候,女生并没有这种想法。因为我们本身的信任关系,足够消除这种想法。
而且我们接车的时候,会给女生加油,会鼓掌,有的还会说一两句段子,帮女生“精神放松”,所以大家会默认这是一种绅士行为。
虽然时代总是在变的,但传统也可以向着更好的方向进行传承。每一种精神和传统都有当时存在的意义和被时代淘汰的风险。
就好像量子力学为物理学家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但牛顿的传统力学依然能够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一样。我也不知道这个类比合不合理,但我相信你们能看懂。
至于意识形态的事情,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每一届每一年的车协都是全新的,每年都有属于那一代人独特的意识形态。我们无法统一,也不可能统一。但唯一能确认的是,几乎每一年的车协都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至于方式?八仙过河。
最后既然君一聊到了骑士主义和仁智礼仪信,我就说一句我的看法。或许这个社会觉得这样的人是愚蠢的不可理喻的,但我仍然尊重坚守原则并矢志不渝的人。人们也许能够在现实中“战胜”这些人,但他们在精神世界永远无愧于心,高大的行走在人世间。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4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3-9-5 11:22:46 | 只看该作者
不只是在车协,在几乎所有的群体中,我都不认可单纯靠性别进行分类的说法,这种分类方式太粗暴。任何有组织的群体都会有自己的相应属性以及活动方式。在车协我们做的事情是什么?骑车,再上升一点呢,就是管理车协。所以在车协这样一个群体我们将里面个体进行分类的方式也应该是骑车相关能力的高低以及管理相关能力的高低。客观地说,女生总体的骑车相关的能力可能确实不如男生,但这不代表我们就可以将分类方式由以上所说的转变为通过性别进行分类。
男生应该怎么怎么样,女生应该怎么怎么样,这种说话方式我个人是很不喜欢很不认同。这就纯纯的刻板印象。细心的男生可以当前助、技术好的女生也可以当技术员。只要你的能力跟这个职务所需要的相匹配就可以了。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3-9-5 14:55: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杨昊
不能被“主义”绑架

  我自认为没有被“主义”绑架。我是以观念为引,聊到了相关的具体事件——关键在于这些具体事件而不是“主义”。所以倒不如说是我将主义“绑架”来,要将它用于“改变世界”。你在最后一段中说到
我们的作为就是我们的想法

  我认同,毕竟没有可以离开现实土壤而存在的观念的东西,同时任何现实的实践也都在一定观念的指导下进行。对唯心主义的反对不是对观念的反对,而是对“无视现实土壤、只进行观念运动的反对。“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强调“实践”,忽视“理论批判”,其实才反倒是被“主义”绑架——无非是被“经验主义”绑架了。
车协的传统本质上是服务于骑行的,更确切地说是长途骑行,也就是远征

  这又让我回想到我大一时候陈卓君告诉我的那句我一直很讨厌的话“远征本质上是为车协培养继承人的”——如果将你的命题代入他的命题,即“传统服务于远征→远征服务于传承”,联立可得“车协传统服务于传承”。也就是说,“传承下来的东西”是为了“传承下去”,那么,我是不是可以将你们的观念理解为“车协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活着”呢?当然不可能这样,更不应该这样。因此你们两个人至少有一个人的命题是作为谬误在上述形式逻辑链中呈现的。
  十周年会刊有一篇文章《重提实践性、家文化,看车协未来发展模式》,其中第86页有这么一段话,我想在这里引用一下:
人们加入社团是因为有社交需要,而家文化正是满足这种社交需要的众多形式之一。车协提供的社交形式偏感性、具有多面性,因此把车协社交形式的核心提炼为家文化。所以说,家文化归根到底是满足成员社交需要的一种形式,可能正是因为这种形式比较有竞争力、比较符合大家的期待,才有不少会员选择留在这里。

  如果不存在费尔巴哈的所谓“人类本质”,那么“车协传统”的“本质”也是不应当被言说的——我赞同翠翠学长说的那句“至于方式?八仙过河”——“骑行”毋宁说是车协自我实现的一个媒介而非目的,“长途骑行/远征”也只是众多媒介中起主导作用的那个而已。
  我可以从经验方面自信我的上述论断的正确性,就拿我曾所在的车协时期来说,各个校区体训风格、社交风格的不同,就是所谓“车协本质”不同的体现。“存在先于本质”、“本质是表象之表象”,对于竞技狂、骑游党、吃协会员、执委会成员等等这些不同类型的会员,车协和车协传统展现出了不同的本质。甚至可以说,对于每个会员,车协都有不同的本质——所以归根到底,毋宁说车协与车协传统并无本质。如果硬要说本质,那我认为,不如把所有的本质都定得更“以人为本”一些。比如,车协传统的本质是为了让会员学会善以待人,远征的本质是为了让会员实现自我的超越性等等;再往大了说,就连“车协实践理想”,说白了也不过是希望凭借我们的力量对外部社会的人施加有益影响。
在这样一场骑行中,队员们的相互照顾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帮女生接车”的情理基础。

  上述三段论稍失严谨性,“队员们”这个词是去性别化的,但“帮女生接车”下意识地就展现了“男女有别”的观念。但好在“男女有别”的确是一个经验性的不争事实,公平起见,体力较优者的确有义务帮助体力较差者。不过这种观念的危险之处在于,很容易让人把“体力较弱”作为“女性”的一种属性,从而自然而然会让女性得到的体力锻炼少一些,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因此也就成为了“女性体力较弱”的社会建构因素的一部分。
其次,为什么有帮女生接车呢?这一场景多发生在长坡之后,或者是两个队伍休息点的时候。后者现在已经演变成前队帮后队接车。前者呢?一般情况下,像是黄巢、药乡这种很多人参与的爬坡中,男生大部分比女生大部分要早到,体能保存也更好,在这种情况下,“帮女生接车”是现实需求,也是现实情况,是我们互帮互助的一种具体体现。

  所以,为什么不能放弃“给女生接车”这个说法,而改称“给后面的接车”“给体力不支/有需要的队员接车”呢?——如果你们认为前一个命题是后一个命题的子集的话实际情况是,“女生”并非包含于“后面的”,“后面的”也不总是“女生”。只能说是有“相关性”,但“为女生接车”这句话是缺乏相关性意味的。
这无关女性主义——我不会因为女性主义而不去帮忙,我们的女性会员也不会因为女性主义而拒绝帮助——这种情况更有可能会拖累队伍。这就是“帮女生接车”的现实基础,为了更好更安全的骑行,保证全队的体能和安全。

  “这无关女性主义”,如果关于女性的议题都无关女性主义,那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关乎女性主义了。此外,帮忙理应集体主义互助,而非骑士精神救美。
对于女生的照顾不是不尊重,不去进行这些也并不意味着就是“女性主义”。

  照顾和帮助永远不是不尊重,也不应该被诋毁。但“我尊重你”不一定要以“我把你看做是和我一样平等的人”为前提——最简单的例子,我爹妈也说尊重我,但是我在他们面前总是个儿子。
  当我上学期做课程作业,分析泰坦尼克号数据集并得出结论“最主要的群体可以分为三类:死亡男性,存活女性以及其他”的时候,我思考了很久——这当然很感人,我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什么理由指摘这一具体行为。但是,父权制压迫的“结构性”也恰恰体现在这里。
  对于女性的保护与尊重,在波伏瓦的语境中,同样是女性作为男性“他者”的表现——毕竟被捧起来的存在是无法预知或改变“自己是否会被狠狠摔碎”的。
  不去进行这些当然不意味着就是“女性主义”,但是那些声称要不加区分地、自以为是地去帮助一切女生的人一定不是“女性主义者”。
在今天,随着车协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大家资金的充裕等等,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女生可以打前站,可以做前骑后骑。

  车协怎样的发展?基础设施怎样的完善?资金怎样的充裕?
这不是因为女性主义对我们的影响,而是我们有了能力去做这些,有能力去承担风险,让大家有更多样的骑行体验。

  当下的车协人到底有怎样神奇的能力呢?以前的会员又怎样就不具备这些能力了?而这种能力又是怎样随着时间产生的呢?
  意识形态的悖论性就在于:当你的脑中被某种意识形态灌输时,你无法意识到它是意识形态——亦即“意识形态是你意识不到的东西”——那些被你认作“理所应当!就是如此……”而又无法对其进行逻辑性解释的观念,就是被你以独断性形式所接受的意识形态。
  所以,这些改变,其实更多是观念的影响。
更进一步,为什么我们车协就不能有自己内生的“女性主义”

  进一步说,引起上述改变的“观念”,恰恰不是也不可能是车协内生的“观念”,因为车协不具备产生这种观念的现实土壤。女性主义存在的土壤是男权压迫——车协观念中固然有男权思维,但我认为在车协的生活与实践中不存在什么实质性的男权压迫——没有压迫,又何来反抗?
我们可以学习外来的东西,也可以发扬自己的东西,在骑行与社团的环境中有自己的“远征女性主义”“车协女性主义”

  我们是要发扬自己的东西,但要自称“主义”,还为时过早。 “主义”应该是一种对于客观现实的系统化的且基本自洽的理论主张,而不仅仅是一种“思想作风”。
再就是,骑士精神和“仁义礼智信”,这些东西好不好?有好的东西,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个好人,为什么不能在车协的天地里面去发扬他们?

  抛开车协外的历史与社会因素不谈,我个人不讨厌“仁义礼智信”和“骑士精神”这些道德性的东西。毕竟,当我小时候第一次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就曾天真地希望每个人通过恪守这些道德伦理准则来实现所谓大同社会——但我想,每个曾打心底里这样想过并做过的人,最终都不得不面对这种想法的天真性所带来的无力感。
  我依旧认为车协观念中是存在“前现代性”的。常常被拿来和“个人主义”对立的“集体主义”不止是铁板一块,有作为辩证环节的“集体主义”,也有作为辩证扬弃的“集体主义”,而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其中是否缺乏“个人主义”的辩证环节——进步的“集体主义”不是以部分人的“集体”来实现另一部分人的“个人”应该是基于“自由人的联合”而存在的。我认为,车协骑行实践中的集体主义倾向于后者;但车协管理实践中的集体主义,倾向于前者。
社会上乃至学校里面,各种“现实主义”的妥协与龌龊已经够多了。在车协里面,我们可以切实践行女性主义在骑行活动中应该有什么样的体现,也可以对少有人坚持“骑士精神”身体力行,这是属于我们的一个“乌托邦”,他远远不完美,但是在里面幼稚的东西可以被允许,并成为主流的价值与追求。我觉得很好。

  我也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认为车协是学校中的“一方净土”,但是这就好比是认为学校是社会中的“一方净土”或是“象牙塔”一般幼稚——车协的前现代性思维模式又一次暴露出来。可惜的是,事实上,我们搞不出来“生物圈2号”,也搞不出来所谓“乌托邦”。
  下面这段话你应该非常熟悉:
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车协成为不了乌托邦。在现代性的冲击下,没有任何人、任何组织可以独善其身。这些年来,到底是车协被外部现实和观念影响得多呢?还是车协对外部现实和观念造成的影响多呢?车协不是凭空诞生的,它是伴随那个时期的年轻人的对生活的热爱、对现实的热血和理想而诞生的;车协不是凭空发展的,它背后一定有我国经济的腾飞和人民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心和期盼;车协不是凭空衰败的,你无法阻止学校、学院拿一些世俗化庸俗化的量化指标评判学生的生存意义与生存价值,你无法阻止那些学子从大一入学起就不得不为了未来生存的泡在图书馆、实验室从而让自行车链条在外吃灰、淋雨、生锈……就拿最简单的“公路车的推广”这件事来说,从排斥、到默许,再到后来借车都借不来什么山地车,这根本就不是车协内生性的力量可以阻止的——我们的确曾试图阻止过,然后我们失败了,并接受了这个失败,甚至还有些自欺欺人地把这个发展回溯性地建构为“成功”,不是吗?
  车协更不应该满足于成为乌托邦。车协曾经是有实践性理想的,我们当然可以满足于一直玩“过家家”的游戏,我们的绝大部分群众基础其实只是一群在经济上、生活上依附于家长的,不从事劳动生产的小资产阶级学生罢了——“仁义礼智信”、“骑士精神”,某几个人再怎么笃信,也不可能成为主流的价值与追求;过家家的活动,办得再好,也都不会对这个社会产生太大影响。在车协玩得再开心、离开时再不舍,但总要毕业离开,你总要去面对社会现实,然后车协就成了自己日后用来聊以自慰的一段再也回不去的回忆。
  想让车协再次充满活力,或许该去打破自己的陈旧思想,主动了解并接受现代性的逻辑,学习怎样利用这些现代性的规则来实现我们自己的理想。甚至比它再“多走一步”,去彰显真正的“车协主义”。

本楼点评(9) 收起
  • 田大有个体人活着的意义,最终就是为了活着
    2023-9-5 15:10 回复
  • 时君一回复 田大有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只维持生命体征就可以了呢?
    2023-9-5 15:11 回复
  • 时君一回复 田大有 :之所以可以归结为“活着是为了活着”,是因为活着是其他附加物的基础和前提,是作为必要条件出现的——但是一个命题的必要条件不止可以有一个。
    2023-9-5 15:14 回复
  • 鲁晓彤我认为车协现在依然是有实践性理想的。车协现在依然有足够强大的吸引力和行动力,让原本没有接触到自行车运动的人群去了解自行车这项运动:正确的骑行姿势,自行车的基本认识与维修,安全骑行观念。除此之外,远征的社会实践有亲身调研的优势,每个远征队员都切实得去感受到了当地的文化风俗,然后用我们的观念去阐述它,并希望有所贡献。这些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能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如果说日常的组织的体训和拉练,还有类似冬至晚会等大型活动是“过家家”的游戏,那么我想类似的班级团建,破冰活动,学生会组织的一些活动,也许更像是“过家家”的游戏,大家都是被裹挟,或者功利性地去参加它们,对个人而言提升不大,更不用说对社会的影响,反而不如在车协的大家庭参加活动自在快乐。而且车协的大多数活动是提供一个娱乐休闲的平台,从学习和竞争的压力中短暂抽离出来,这部分活动的目的本身并未朝向对社会的影响。所以我们不应该去反对这部分“过家家”的游戏。当然,如果能利用车协的优势去作出一些范围更大,影响力更大的活动,我想我们也都会乐意去做。
    2023-9-5 17:28 回复
  • 时君一回复 鲁晓彤 :不反对,能顺利过家家已经很不容易了
    2023-9-5 17:56 回复
  • 时君一回复 时君一 :即使说得再远,所有我们能做的就只是“往前走一步”,走一步就好。
    2023-9-5 18:01 回复
  • 田大有回复 时君一 :其实你非要追究的话,生物领域和社会学领域都要涉及到,毕竟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果不说人,说别的,又讲人和其他生物不同,提议避免诡辩,推荐参考《自私的基因》。另,你发现两人逻辑联合起来并不成立,除了两个人有一个人有问题之外,也可能是将两个人逻辑联系起来这件事是错误的,有可能各有各的语境,联系的行为扩大了理论逻辑的所指。又另,讨论女性群体与“女性主义(feminism)”没有必然联系,可能是你预设了一个女性主义的土壤,或者自身有性别主义倾向。
    2023-9-5 18:31 回复
  • 时君一回复 田大有 :在理
    2023-9-5 18:45 回复
  • 王一帆在水课上摸鱼读波伏娃的书,读一半二次摸鱼看论坛刷到这篇帖子,好巧哈哈
    就本篇帖子的主题而言,学长“放弃‘给女生接车’这个说法”以及“尊重不等于观念上平等”这几段话讲的真好,支持支持
    2023-9-6 20:43 回复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3-9-5 16:10:38 | 只看该作者
怎么好像没有多少人参与讨论呀。大伙不要怕,看见哪条,想说什么都可以说,讲讲自己的见闻。


作为一个从来没有参与过执委会决策,但永远都在想怎么为车协做些什么的老东西。我觉得现在的小朋友们,其实大都已经跳出了很多传统的观念,比方说提出的一个重要论题:“给女生接车”。在我的印象里,现在大部分的男生更喜欢给男生接车(当然不是说不管女生,另外更可能是存在一些趣味性),同时女生也会给男生接车,早已经不是“给女生接车了”,虽然可能有时候口头上还是会这样说,但更多的是“接车,接车”。我这个只能洞悉物理的菜狗看不懂那些人文,但是我想关于诸如“女性主义”等等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束缚大家,相反,正如思羽所说的按照能力强弱帮扶,大家做的都很好。

本楼点评(1) 收起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3-9-5 18:43:18 | 只看该作者
就事论事,我们骑车的时候
天天给以 应某人要求不直接点名 为首的小虚狗接车
也没啥,能干就干,干不了就能干的照顾你。
很重要的一点是,你在做这些的时候没有抱着偏见与不平等
而是出于真诚平等的心情去相互帮助。
这是应该传承下去的,可能现象上有男女倾向性
但与“女性主义”无关。
不理解的建议先看看啥是“女性主义”
本楼点评(2)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3-9-5 19:15: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帮女生接车,什么叫帮,是出于团队精神和互帮互助自愿且自觉在队伍里承担起自己该承担的责任,有的同学能力比较强不需要帮助可以礼貌拒绝,但像我这样的渣渣就需要我的学哥学姐学弟学妹来照顾,我感谢且感恩,并希望大家骑车不是因为能力而是因为热爱,能力不足队伍会给你提供帮助,只要你想骑你就可以,我都可以你们有啥不行,更不要被条条框框的形式所限制,另外对于骑士精神,我觉得这是爱心与责任心的体现,性别不是骑车的限制,照顾和关心更是互相的,每次骑车我都能看到男生帮女生背重物修车接车,也能看到女生分发零食分水照顾别人,大家各司其职不是坏事会让团队更好,对于职位固化,其实并不是传统不好,像车协有过女技术员也有过男小秘,这并不是个例,大家都能在自己的职位上做的很好,这和性别有什么关系啊?换句话说,什么活什么人都能做,你自己高兴就行,对说男生不给接车的老学姐就是我,因为我就是看着一队的一大帮男生坐在阴凉地方喝水看着二队过来连队长都一动不动,然后我就踹了米米一脚他动了大家都动了,我能理解男同学骑了很久的车都很累想休息,但是发挥绅士精神提供举手之劳这才是一个团队和谐长久团结的奥秘,啰嗦完毕并表示下次看见还踹小米
本楼点评(1) 收起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3-9-6 14:25:02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就我加入车协、参与车协活动的切身感受来说,这一年我几乎没有听到过“给女生接车”,一直听到的都是“接车”“准备接车”,我的感受说实话是“不好意思”,不管是接与被接,因为当时不熟,会感觉怪怪的。
本楼点评(4) 收起
  • 时君一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说那么多其实都已经没有必要了——车协的现实发展确实领先于观念的发展。从这篇帖子里大家的发言就可以看出来,越老的学长学姐思想越“传统”,我也不例外。
    2023-9-6 16:22 回复
  • 时君一就我在车协的几年经历中,“接车”这件事对于我大多时候不是很必要,但也有很需要接车的时候,远征选拔玩命爬怪坡、上药乡、冬训计时……确实会突然眼花、腿软、站不住。基本每年在药乡顶也都有人因为体力不支摔倒摔伤。这才应该是接车传统的现实基础叭
    2023-9-6 16:26 回复
  • 风晴_璇我倒是很乐意别人给我接车哈哈哈
    2023-9-6 21:16 回复
  • 芈米不好意思的可能更多是男生,不需要的话,一开始确实会感觉怪怪的,感觉这就和在车协车座要调的很高一样,熟悉了不来个人给我接车高低得说两句。
    2023-9-15 23:07 回复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3-9-6 23:00:53 | 只看该作者
逻辑没太捋明白,想到啥说啥~


截图来自罗兰米勒《亲密关系》,主要是说人类的许多属性是接近于正态分布的,而把性别因素考虑进去后,刻板印象里或许会认为男女在许多属性上是像左图,但大多数属性其实是像右边那几幅图,两性内部的差异往往远大于两性之间的平均差异,故以性别对人们进行“分类”是非常粗糙的。
至于与车协活动密切相关的一些因素,先说体能,我用23远征预备队的药乡成绩统计了一波,得到的结果是男女存在较大的差异(几乎像上面的左图),或许在体能方面男女就是存在较大差异(但仍然有很厉害的女生和不那么强的男生)。其他像技术员/队医水平之类,我认为经过培养后,即使男女有差距,也应该是像上面的右图那样,差异极小。

我加入车协一年里,没太听过“给女生接车”,感觉大家都是给后面到的、看起来很累的人接车,而没有以性别为标准。

不过,在中心体训时,好像大家都是说“女生跑两圈,男生跑三圈”,而且是将其作为一个相对固化的“规则”来看待,极少数女生会跟着跑第三圈。我认为这种情形也应当换一种表述,比如“跑两圈,体力比较好的可以跑第三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3-9-7 00:01: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彭俊翔 说的
逻辑没太捋明白,想到啥说啥~

  大概率是这篇帖子本身就是逻辑混乱的,哈哈。大家想到啥说啥就好~

我加入车协一年里,没太听过“给女生接车”,感觉大家都是给后面到的、看起来很累的人接车,而没有以性别为标准。

  如果是这样的话,“给女生接车”的讨论已经可以被扬弃掉了,其他有关性别化表述的问题当然也可以涉及。

至于与车协活动密切相关的一些因素,先说体能,我用23远征预备队的药乡成绩统计了一波,得到的结果是男女存在较大的差异(几乎像上面的左图),或许在体能方面男女就是存在较大差异(但仍然有很厉害的女生和不那么强的男生)。其他像技术员/队医水平之类,我认为经过培养后,即使男女有差距,也应该是像上面的右图那样,差异极小。

  我也这么认为,从生物学层面上看,目前男女在某些方面的确存在较显著的差异,体能方面就属此类。但其他大多方面,男女的生物学差异应是极小的——而工业现代化的部分历史意义就在于其能够把女性从家务与生育的依附性角色中解放出来。(说“解放出来”其实不对,毋宁说是“提供了解放出来的现实基础”,而且只是一部分现实基础)
  说到《亲密关系》,我个人也很喜欢这本书。虽是两年前读的,但其中一些说法在我读过之后就一直影响着我。既然涉及到“体能”这一重大差异,我就又有冲动借着这本书中的内容再多说几句:虽然体能差异在生物学上表现为遗传物质与性状的显著不同,但在两性方面(甚至民族、种族方面)都要警惕“基因决定论”的观念——因为基因虽然表现为造物规则,但它本身不是造物规则,它也是偶然的产物,而且是流变的——即体能差异也是可以被改变的。
  《亲密关系》第三章“吸引力”部分,有讲过人们对“腰臀比”、“面孔”、“发质”等身体特征的审美偏好,并推测相关特征在生殖学方面的奖赏意义——说白了,就是我们下意识喜欢那些更有利于种群繁衍的个体。这又让我想到了 @田大有  学长所援引的《自私的基因》(我没读过这本书,所以我先根据书名望文生义地推测一下内容,欢迎对我进行驳斥):基因看似“自私”地为了自己的延续,指导着生物(被他们认为无非是一些蛋白质掺杂着一些无机物执行基因自我复制意志的机器)的意识和行为。然而,所谓生殖与繁衍的欲望,不过也是历史的产物——在前现代社会,由于人类以及家庭经济单位对于土地的依附性,个体劳动力的再生产具有无比的重要性,因此生殖是一件神圣而得到崇拜的事情。但伴随现代化,生产力高度发达、医疗水平提升、家庭也逐渐走向消亡……人类社会对于生殖的需要降低了,随之对于生殖的崇拜也开始消解了(这从当今社会每况愈下的生育率与生育欲望就可以看出)——这个时候,“基因的本质”是否发生了变化呢?
  如果硬要说,基因是作为整个种群的基因而存在的,所以“穷人放弃生育是为了富人更好的生育”,“同性恋生不出小孩是为了让这些反人类的家伙快点断子绝孙”——那不就是陷入“社会达尔文主义”这种荒谬的理论当中去了么?
  既然“繁衍”的现实具有历史性,那么对于“繁衍”的观念(如审美偏好等)当然也具有历史性——以“丰乳肥臀”“白幼瘦”“淑女气质”为主的男性化偏好,与以“八块腹肌”“高富帅”“男子气概”为主的女性化偏好,就具有明显的社会历史特征。前者实际是偏好“好生养”的“处于传统家庭生育角色”的女性,而后者实际是偏好“有社会竞争力”的“处于传统家庭经济生产角色”的男性——这些审美符号已经体现出“女性好像是处于社会外的,不参与社会竞争的”,从而以一种文化正反馈机制固化了女性的体弱特征,并通过“保护弱者”的所谓绅士风度为男权制对于女性的结构性压迫添砖加瓦。
  “小黑子”文化背后实际上是男权制的殊死抵抗,当下的我们同样也很难以“金刚芭比”作为主流审美。但其实审美不总是健康的,有时往往是畸形的。而真正健康的审美,或许能够让女性超出现有的体能方面的局限,同时也让男性可以不再因“有泪不轻弹”这样的观念无时无刻不在压抑着自己——但这样改变所需的时间或许要很久,很久很久。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3-9-13 15:19:07 | 只看该作者
      我还是不接受那这些理论和观点去分析我们车协的一些做法。这对于我来说,或许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社会调研主题,但不会是我作为一个曾经的执行,想去讨论的。我难以想象,在我去帮人接车的时候,要考虑男女的不同或者是作为学长学姐在提醒,学弟学妹要接车,要相互照顾的时候去注意男女的区别。
      我可能就是固执,就是不愿意离开绑架自己的“傲慢”的“意识形态”吧。做法落后,就改进,我不觉得”帮女生接车“是错的,这个说法需要改进,但一定不是因为”女性主义“的影响。其实,就我自己的观察来说,接车早就不局限于女生了,但是这句话还是有价值的,比如第一次拉练的时候,要互帮互助,总不能要求刚刚见面的大家知道谁强谁弱,或者是要求内向的人主动要求帮助。那么这种时候,女生的体能较弱需要被照顾的人更多,提醒有能力的人多注意相互照顾,我觉得是很合适的。也更容易打开交流局面,让大家熟悉起来。
      我知道自己的观点可能不讨喜——我自己也觉得天然承认女生体能较弱好像是不太好。可是我没法劝说自己去结束”帮女生接车“是带有歧视的。我被很多女生照顾过,体能也越来越比更多的女生要弱。
     还有,我说”车协传统的本质“,拜托拜托,一个自行车协会的传统,不是基于他的骑行运动来的那是怎么来的?理论来源于实践,难道这样说是错的吗?这一说法可以在实践上,另有来出,另有答案。但是不是被一个”本质“的问题反驳。这不是讨论现实问题的路径,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评议也是哲学层面的,这不是一个领域的问题。
      如果,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先进入立场的争执,在进行论述的时候纠结于思辨的哲学,那么你只有无尽的疑问和难以改变的观念。
      最后的最后,在今天的车协至少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反对者。(我的反对是对你的看法的反对,我认为这个问题和你的看法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东西)。
(PS1:问题与主义之争不是这样用的)
(PS2:女性主义和女性出现的所有领域都有关,但是不是所有涉及女性的问题都是女性主义来解释和解决的,你的想法是唯心主义的,如果你真的读过毛选的话,我建议你再读一遍,不要去想他的观点,当作历史去读和历史联系起来,逻辑与历史实践紧密相关)
(PS3:有些话乱七八糟,地铁上,见谅)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3-9-14 16:52: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于宇 于 2023-9-14 17:01 编辑

第一感觉是,这种话题千万不要放微博上,容易引战。或许可以思考把传下来的话改改,不为别的,只为了在出名的时候不引起别人误会。
这么多理论,不知道现实里是否打算要改。
个人特别主观的看法:接车这种行为挺温暖的,传达了一种互相关怀的观念吧,总比“先到的一堆人在那坐着,看着后面的人气喘吁吁的上来,大家各干各的”好点吧,至于说法,就留给现任执委会讨论要不要改了。
(楼主提出的这个话题有一定道理,挺好的。也确实起到了提示作用,是有人会这样理解的,那还是讨论下要不要改改说法和这些传统吧
(我怎么还是像以前一样说话混乱,逻辑不太通顺,就这样吧
本楼点评(2) 收起
  • 田大有给sama总结下,在做好的基础上还要说好(我怎么想到了另一个地方)
    2023-9-15 09:15 回复
  • 于宇回复 田大有 :还是田老师会总结
    2023-9-15 13:47 回复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3-9-15 23:44:10 | 只看该作者
  • 首先一直不存在只给女生接车,然后性别这个观念也是在逐渐淡化的,现在基本上就只是“接车”、“给xx队接车”,这也算是一种进步吧。
  • 对于远征队女生占比提高的问题,之前和王彬讨论过,随着现在远征难度简单化,出现问题选择的多元化(货拉拉启动),也不算什么问题。
  • 职务的选择,之前确实有些惯性思维,但也没有规定职务性别。我觉得职务分配就应该能力优先,遵循自愿原则。有意愿评估满足要求才能给予职务,不主动申请就选取能力强的来轮流承担。
  • 我还想补充的一点是之前是有过要求女生还有队长协理车出现问题,要留两个后骑,一个后骑女生换车后陪着追队。现在看应该由协理评估,体力较弱的人就要留两个后骑换车追队。(虽然现在这种做法基本上没有了)PS:感觉现在协理的作用和重视程度都在下降。

本楼点评(1) 收起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开

QQ|小黑屋|手机版|北大车协|车协主站

GMT+8, 2025-1-8 21:16 , Processed in 0.136870 second(s), 10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