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自行车协会论坛
标题: 【2015远征社会实践成果】生产收入组 [打印本页]
作者: 黄灏 时间: 2016-3-9 01:11
标题: 【2015远征社会实践成果】生产收入组
本帖最后由 黄灏 于 2016-3-9 13:18 编辑
云峰屯堡民众的生产收入变迁考查报告
物质民俗文化部分:
生产收入组
小组成员:马杰: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14级本科
金弘毅:山东大学数学学院14级本科
老会员参与策划:孙敬书:山东大学外语学院12级本科;车协11季会刊主编
目录:1楼:小组小述
2楼:考察准备策划稿摘述
3—6楼:小组考察报告
3楼:小组考察报告第一部分:屯堡村寨的发展现状
4楼:小组考察报告第二部分:安顺屯堡旅游开发的发展概况
5楼:小组考察报告第三部分:旅游开发对当地的影响
6楼:小组考察报告第四部分:调研随笔
7楼:
作者: 黄灏 时间: 2016-3-9 01:36
本帖最后由 黄灏 于 2016-3-9 01:37 编辑
前期准备阶段,生产收入小组的准备工作是做的很充分的。但是由于策划阶段我没有把握好方向,导致策划时这个小组的方向只针对于九溪村进行生产收入方面的策划准备。策划案从背景、实施过程(日程安排)、访谈提纲、准备阶段可能查到的数据等方面很好的策划了整个社会实践过程,是个不错的案例。但是实施的时候大队没有选择这个地方,只有访谈提纲比较实用。
考察准备策划稿(节选):
【对九溪村的选择】
[attach]28309[/attach]
【对住宿考量】
[attach]28310[/attach]
【实施过程】
小组策划时其实主要重分工,不必对时间事先安排。这部分不必要。因为会首先考虑各个小组工作而先确定大队时间安排
[attach]28307[/attach]
【访谈提纲】
[attach]28306[/attach]
【参考数据】
这是准备阶段查的网络数据,这对实际调查时调查什么,有启发作用。
[attach]28308[/attach]
【访谈技巧和注意事项】
这部分我觉得说得全面但也较空较虚。所以不单独提出来放在这里。可见文件中。
文件:[attach]28311[/attach]
作者: 黄灏 时间: 2016-3-9 01:39
本帖最后由 黄灏 于 2016-3-9 13:00 编辑
小组考察报告:生产收入组
云峰屯堡民众的生产收入变迁考查报告
撰写人:马杰、金弘毅
摘要:独一无二的屯堡文化正在面临关乎存亡发展的重大挑战,需要屯堡人自家对自身文化价值观念的培养转变。生产收入的变化是旅游经济开发给当地百姓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对当地民众的生产收入变化进行调查可以直接地反映出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从侧面体现出经济开发的成效。也可以从民众对生产收入变化的态度上体现出民风民俗受到的影响。
关键词:生产收入
第一部分屯堡村寨的发展现状
(一)竹林寨,上寨的发展现状
这里的村寨与普通现代村落少有差异。尽管这里有老式的屯堡特色建筑,但是进村后基本上不能看出任何有关旅游开发的痕迹。通过走访了解,此地居民收入以打工为主,务农为辅,另有家庭开小商店。打工者大多前往江浙等地区,收入水平不统一,但多劳多得,付出辛苦努力多,回报自然多一点。打工收入是当地正常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现在也有有一部分人开始返乡。在家务农者主要为妇女,种植作物主要为水稻和玉米,所种植粮食为自己食用,并不通过出售粮食来换取收入。
[attach]28313[/attach]
[attach]28314[/attach]
由于旅游经济发展刚刚起步,竹林寨和上寨的大部分情况与中国不同农村类似。此为作物。
另外也有打工返乡的村民种地,他们在农闲时间帮助村里的其他人干活,按天计算酬劳,但并不是每天都有活干。开商店的人也总体呈现劳动力弱的人为主的特点,以需要带孩子的妇女老人为主。通过村委了解到,村内收入差距大,有贫困户,也有残疾人家庭,还有单纯的老人家庭。同时村内还有拥有固定工作,稳定收入来源的富裕家庭。
[attach]28318[/attach]
村子里张贴在墙上的广告
[attach]28317[/attach]
为发展旅游,村子开始较为规整美观的农业建设
总体来说,当地居民收入来源具有多样化,但是,以打工为主务农为辅的特点清晰明显。居民收入水平处于能维持生活的一般水平,生活条件一般,旅游开发并没有波及到此地。
[attach]28312[/attach]
辗转找到村长集体进行访谈
[attach]28316[/attach]
[attach]28315[/attach]
在废旧的村委会办公室里张贴的村子发展规划
(二)本寨的发展现状
本寨是云峰屯堡景区开发的主要村寨,进入村寨后的直观感觉是村容村貌整齐,村寨内的环境较好。作为景区的本寨在走访期间才开始营业收取门票。村寨内有明显多于附近村寨的商店,小吃店,通过访问了解,这些门店都开业不久,有的开业是走访当天开业的,因此并没有了解到他们通过服务业带来的收入。这其中有一些人并不是屯堡人,他们租用当地居民门面房来做生意,付给当地人房租。通过对村寨内的走访,可以明确此村落与竹林寨、上寨的收入来源一致,也是以打工为主,现在外出打工的人也有回乡的人,而且因为旅游开发的原因,回乡的人多于竹林寨。[attach]28319[/attach][attach]28320[/attach]
本寨通过旅游建设,一部分土地征收改建成花园式的景观,一部分留给还在景区内生活的村民务农
[attach]28322[/attach]
[attach]28323[/attach][attach]28324[/attach]
本寨利用本身的建筑群建立景区
[attach]28325[/attach][attach]28326[/attach]
当地居民或自己开铺经商,或招租供外地人来此经商
另外也有务农的人但是他们大部分人的耕地被征收走,务农者较少,期间他们得到了一定的赔偿款,另外旅游公司为村寨的村民缴纳的医疗保险。原先务农的人有的从事服务业,有的在景区内工作,主要是景区内的保洁员等基层工作。会地戏的当地艺人按照景区统一管理为游客跳地戏,景区付给他们薪资。[attach]28327[/attach]
对于这些景区内的地戏表演者,他们会提供一些收费的表演项目
和竹林寨相比,本寨受旅游开发的影响很大,但表现在村容村貌还有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对当地村民的生产收入并没有多大的提高,但开始改变当地居民的生产收入结构向服务业倾斜,并且会因为此类收入的增加吸引更多的人从事该业。总体而言,旅游开发为本寨的生产收入带来了结构转变,收入水平略有提高。
(三)天龙屯堡的发展现状
相比于云峰屯堡在当地的开发,天龙屯堡要早很多。进入其景区的村寨后的感觉很像古镇景区,主街道商业很发达,主要以银器店,小吃店,客栈为主。当地村民基本上都从事经商,而且使用自己家的房子,没有房租成本,没有经商的街边家庭也会把房子出租给外地商人,以此来得到收入。通过对当地店主的访谈,当地居民收入现在主要靠做生意,另外有的年轻人在景区内担当导游或者其他游客服务人员,当地已经拥有了吸引年轻人留下的动力。
[attach]28328[/attach][attach]28329[/attach]
天龙屯堡被修建成一个小的古镇的概念,规模较小
[attach]28334[/attach]
对屯堡文化的整体经营,也越来越多不同景区的套票的安排
[attach]28330[/attach]
通过统一的规划,门店的装修更加精致,也更多商业化的气息
[attach]28331[/attach][attach]28332[/attach]
不管是建筑,地板,还是装饰,都更成熟。也意味着比云峰屯堡缺少本来特有的气息
[attach]28333[/attach]
由于旅游经济而带来更严格的管制
天龙屯堡村寨是屯堡村寨的旅游开发比较好的村寨,当地的居民由于旅游开发带来的收入也多于其他开发旅游的村寨,因此上天龙屯堡村寨已经算得上发达的村寨,旅游不但改变了当地的产业结构,而且增加了居民的收入,相比打工种地,村民的劳累程度也大大降低,此外,由于旅游开发村内的基础设施也足够完善。增加的收入更是增强了村民的自信心。村民对自己生活的满意度也有提高。
作者: 黄灏 时间: 2016-3-9 01:41
本帖最后由 黄灏 于 2016-3-9 13:07 编辑
第二部分安顺屯堡旅游开发的发展概况
7月9日, 以“美丽乡村让多彩贵州更加精彩”为主题的第十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安顺市云峰屯堡景区召开。贵州省旅发大会自2006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九届,旅发大会已成为促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助推器。本届突出“对内工作部署和向外推介有机结合、做强旅游产业和扩大综合效应有机结合、聘请智囊发声和聚焦媒体造势有机结合、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智慧旅游展示有机结合”四个方面特点,旨在通过旅发大会,努力把大屯堡旅游景区打造成为黄果树的姊妹篇,推动安顺旅游产业更好更快发展,推进我省旅游转型升级。[attach]28335[/attach]
七眼桥镇镇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资
[attach]28336[/attach][attach]28337[/attach]
经济的转型带有强制性
截至目前,经过一系列的提升和改造,大屯堡旅游景区已初步形成,安顺市住宿和交通等设施已有大幅度提升,同时还建成了智慧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一批智慧旅游系统,为办好旅发大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首届旅发大会在安顺举办以来,安顺市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逐步形成旅游业态,不断增强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初见成效。2014年,该市接待游客3175.1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07.6亿元,9年间接待人数增长了3.3倍,旅游总收入增长了7.3倍。
作者: 黄灏 时间: 2016-3-9 01:43
第三部分旅游开发对当地的影响
(一)对居民收入及生活的影响
从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来看,屯堡的旅游开发到目前为止对当地的生产收入改变主要在收入结构方面,并且随着旅游开发从无到有到发展成熟的不同阶段收入结构也是不同的,总的趋势是服务业比重上升,居民外出打工和传统农业比重下降。对于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并不明显,而且城镇化和工业化也会对当地居民收入提高起到促进作用。此外由于收入结构的转变,当地居民的劳动量相对变小,更轻松。旅游开发还改善了村寨环境,村寨基础设施也逐渐在完善。
对于景区而言,从现有的访问资料和研究中心的专家的资料来看,云峰屯堡景区目前的效益还不显著,因此对于政府的财政收入贡献也不大。前期的景区开发投入来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回收成本,可能还需要增加投入,开发新项目来获取新的收入增长。
(二)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
(1)提供的岗位较少:景区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增加新的服务项目,来增加新的服务人员就业岗位,为当地村民提供上岗培训等支持,增加当地村民的收入。
(2)开发不足,基础设施还不是很完善,如公厕数量不足;商业开发不完备,游客难以在景区内或附近进行餐饮和住宿消费;相关文化内容介绍及导览内容较少,游客旅游会比较盲目和疑惑。
(3)建议增加投资,完善基础设施,建立优惠政策,吸引经商者。
(4)分配不合理,旅游公司使用当地村民的古宅作为景点,赚取收入,并没有给这些村民相应报酬。建议多听取基层百姓意见,建立合理的制度。
(5)对文化的开发不够,作为屯堡与其他普通景点的不同所在。屯堡拥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但开发不够。如屯堡山歌,特色的手工制品等建议增加新的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某些不能包装为文化展示产品的,如婚葬习俗,可以通过除博物馆外的其他宣传方式,让外界更多的了解屯堡文化,吸引不同游玩需求的游客。
作者: 黄灏 时间: 2016-3-9 01:44
本帖最后由 黄灏 于 2016-3-9 01:47 编辑
第四部分调研随笔(写得官方。。。)
在屯堡村寨进行的社会实践调研是我们前期深入了解屯堡文化,在调研实践中去脚踏实地探索的一个美妙之旅。在前期的准备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去了解一个未知的事物。我们学会了查找专业的论文文献,我们懂得了去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用心研读,我们知道了还可以通过搜索电视节目,微博等了解一个地区,了解一种文化,认识那里的人。只要去尝试用能知道未知,求知的过程是美妙的。在屯堡村寨实地实践探索的日子里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最真实的屯堡文化,印证了自己先前的看法与认识, 又了解到了必须要置身其中才能了解到的屯堡文化。从求知到感受印证再到领域提升,每一步都那样的让我们着迷。
在屯堡村寨的走访中,我们感受到了每一个接受访谈的村民的热情好客,和他们的知无不言。如今的屯堡人虽然不用戍军屯田,但是他们做人做事的精神风貌,却始终未改。我们看到了那一座座几百年的老房子,那石头做成的一切挺过一次次风雨让我们震撼。屯堡的地戏就像屯堡文化本身一样,神秘却又吸引着我们。走进它却发现除了神秘本身更多的是传承。和地戏一样,屯堡人的凤阳汉装那是那样的神秘而又吸引人。置身屯堡中总会不由的忘记原来自己要调查生产收入,这也正是屯堡文化的迷人之处。这一切对于屯堡文化的感性认识,都让我们感受了民族文化,也明白了我们国家拥有的巨大文化财富。
在屯堡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方面,同当地政府和研究中心的交流使我们受益匪浅。如何把这优秀的文化对外展示,为人所知,而又不破坏文化本身原有的内涵,不被利益化驱使,这也足以作为一个值得深入去讨论的问题。从我们自身的亲身感知,我们明白了作为大学生,作为公民,在保护本民族文化时,我们可以出一份怎样的力量。我们要用自身的经历去向不曾了解的人讲述这优秀文化,吸引他们前往感受。我们要用我们的行动,让相关部门更加重视,让屯堡居民不丢掉自己的文化。同样的态度,同样的做法也一样对待其他的文化财富,正确认识并处理旅游同保护的关系。
社会实践使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作为学生,如果只关注书本的内容,只停留在知识的表面,那是行不通的。在这些天的社会实践调研中,我们都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在这次社会实践中通过与村民的交流,与政府及研究中心人员的沟通,还有去博物馆实际感受,同学们都对自己之前的了解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通过实践原来不清楚的模糊观念得到了确切了解,加深了对屯堡文化的认识。
这次调研活动在大家的一同努力下,我们走进了屯堡,明白了它的文化。同学的不但充实了知识丰富了经历,更是对自己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为今后的深入社会打下了基础。这次实践调研,我们不仅了解了屯堡地区,更了解了它那从明代传承的文化。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有更多的人关注屯堡文化,让屯堡文化为更多的人所知,让它得到好的发展。
作者: 黄灏 时间: 2016-3-9 01:48
占一个楼,最后编辑补充。
欢迎光临 山东大学自行车协会论坛 (http://bbs.casdu.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