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自行车协会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42|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话题榜(闲聊类)] 端午节来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10 23:16: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端午节快要来了。首先我代表屈原向大家发来节日的祝福,祝大家节日快乐,预祝考试顺利,哈哈。虽然现在还没确定自己是不是屈原那支(以前认为自己是靠近北方游牧民族的陕北人,而屈氏的一支就来源于北方鲜卑族的屈突氏,所以应该不是屈原那支,但后来查资料得知秦灭六国后迁徙六国贵族来关中,屈氏作为楚国公族中最有势力的三个氏族大宗之一自然也被迁到关中,而后屈氏又向全国各地迁徙定居,前年听说东北屈氏是屈原那支,就更加让我有理由相信我们有可能是屈原那支。)最近几年一直对百家姓比较感兴趣,更对自己的祖先充满好奇,不知大家有没有这种想法。
开此贴一是想听听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家过端午节的习俗,尤其是不为人知的,说来和大家分享分享。
二是有兴趣的可以把自己的姓氏简单给大家介绍下,增长百家姓方面的见识。
三是,想和大家说,我们要有名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努力去传承弘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想想欧美国家以过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等我们的传统节日为时尚时,我们的自豪感会是怎样,我们的动力来自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和爱国之情。
2#
 楼主| 发表于 2013-6-10 23:17: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屈飞强 于 2013-6-11 23:13 编辑

屈氏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源于汉、蒙、满、鲜卑等民族。屈氏正宗为源于芈姓的屈原那支,鼻祖是随楚武王征战各地官至莫敖(令尹之下)的楚武王的儿子熊瑕(楚王姓熊),因征战有功,熊瑕被楚武王封于屈地(今湖北秭归),并有了自己的食采之邑屈地,其后史称为屈瑕。屈原就是屈瑕的后代,屈氏一直是楚国三大氏族大宗之一,其他两个为昭、景。屈氏在春秋战国时代出了很多武将,名载史册者达十余人。公元前223年楚灭于秦,屈氏从此开始徙奔四方。一部分为避难散居今湖北、湖南等地。汉灭秦,曾迁六国贵族后裔和关东豪族于关中,屈氏亦列其中,为屈氏入陕之始。
屈氏在百家姓中处于第124位,是为 熊纪舒屈、项祝董梁。

全国分布
以湖南陕西为最。最新一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屈姓人数在76万左右,排行第172,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历史名人

屈原,不用介绍
屈突通:长安人,隋唐时期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行十二。为鲜卑族。
屈突盖:为屈突通之弟。曾任长安令,以方正严肃闻名。他正直严厉,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权贵恶徒为之忌惮敛迹。当时人说:“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食三斗葱,不逢屈突通。”
屈大均:初名屈绍隆,字翁山,又字介子;广东番禺人。著名明末清初文学家。
屈复:字见心,号悔翁、金粟道人;陕西蒲城人。著名清朝文学家。

当代名人
屈武:字经文,陕西渭南人。1926年毕业于北大政治系。政协第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五、六届中央副主席,第六届代理主席、主席,第七届名誉主席。
铁凝: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屈姗姗:国家女子足球队中场核心

我们家乡过端午节习俗
北方端午节龙舟应该很少见,我们那也不例外。主要就是吃粽子、凉糕。粽子的做法为糯米或在糯米里加红枣。凉糕做的就很好吃了,最底下铺一层糯米、接着覆盖枣泥、白糖、芝麻、葡萄干等。其他习俗就是在门上挂艾草,父母给孩子脚踝、手腕、脖子上套五色线弄得圈,用以避邪吧,就这些了,总感觉气氛没有那么浓郁,没有其他节日热闹。
还有更正下上面说到的一句话:是汉迁旧六国贵族和关东豪强于关中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6-10 23:31: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陈尚敏 于 2013-6-11 19:51 编辑

过端午节 我们家几乎一个月都会在吃粽子
因为家楼下天天都在卖各种粽子~~
于是下班回家就会顺路买粽子。。。

还有外婆会拿来一些艾叶(?)洗澡
感觉还蛮贴近大自然的

【陈氏】
----陈氏真是个大姓氏吖 四海为家有木有



----“陈姓是中国众多姓氏中,按人口计算居全国第五大的姓。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陈姓为现代中国第五大姓。 根据1977年中国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陈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陈姓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香港、澳门及台湾都是第一大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10位。”

----起源舜帝后裔,出自姚姓或妫姓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武王灭纣以后,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妫满,封他在陈(今河南省淮阳县)这个地方,建立了“陈国”。舜帝的后裔妫满子孙有以国为姓的,即成为陈姓的由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6-10 23:43: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孙笠超 于 2013-6-11 12:51 编辑

留名。。
会火。。
吃粽子啊吃粽子
门口挂艾草
吃咸鸭蛋

姓氏。。。。我就知道个孙悟空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6-10 23:44:34 | 只看该作者
听说强哥有约。赶紧来占座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6-10 23:44: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丁林森 于 2013-6-11 09:29 编辑

包粽子,用苇叶,也有用别的什么叶子的,米好早就要开始泡了,泡好几洗脸盆糯米,大概在十天左右,每天换水,然后在端午节开始的时候再开始使用那些米。
有插艾草的习俗,插在 门上。
赛龙舟之类的就算了,在大山里。。。


然后丁姓,祖籍山西忻州神池县,再追溯就不知道了,我们乡,丁是大姓,但是出来之后感觉少了好多,我一直以为丁是很稀少的姓氏,不知道大家怎么看。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就是小学班上基本张王李赵之类的大姓占绝大多数,但到了高中,太原,我班50人,就有38个左右的姓,当时还很好奇统计过,真是丰富啊。
其实我一直以我的丁姓自豪的,因为他人少啊,小时候觉得自己有这么一个奇怪的姓可值得自豪了

丁姓起源考:
丁(Dīng)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姜姓。据《元和姓纂》、《万姓统谱》、《通志·氏族略》等资料所载,姜太公之子伋,谥号为齐丁公,子孙以其谥号为氏,称为丁姓。
2、出自丁侯的后裔。据《姓氏考略》所载,丁侯为殷商诸侯,周武王讨伐殷纣时丁侯因不从而被周所灭,其祖孙散居各地,部族仍以丁为氏。
3、出自子姓。周朝封商朝遗民微子启于宋国(今河南省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省间地),国人宋丁公的子孙以其字号“丁公”为氏,称为丁姓。
4、出自他姓所改或其他少数民族改姓、赐姓而来:
① 为孙姓所改,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据《三国志·江表传》云:“孙权因孙匡烧损茅芒,以乏军用,别其族为丁氏。”所以,后世的丁姓中国人之中,特别是南方的丁姓人中,有一部分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因为孙氏传自周文王第子康叔。
② 出自于氏所改。据《枫窗小牍》所载,宋代人于庆欲依附于权贵丁谓,遂改姓丁,后果如意。
③ 明代西域(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部分地区)人名中以“丁”为末字者进入中原汉化后,有改姓丁者。如《灵山房集高士传》云:“鹤年西域人也,曾祖阿老丁,祖父苦思丁,父为乌禄丁,又有从兄士雅漠丁,鹤年知自曾祖以下其名末一家皆丁字,不知何义,后世遂以鹤年为丁姓。”
④ 彝族尼质氏、瑶、鄂伦春、东乡、回、蒙等均有丁姓。
⑤ 出自赐姓。明朝元人丹珠尔被赐姓丁。

我不知道了,但是我老家的方言中,称呼父亲是奇怪的“达达”,这是蒙语中对父亲的称呼,也许我们山西北部离内蒙古太近了以至于,以至于有了文化的融合。也有好多回族是丁姓,但是目测我家祖辈是汉族,但是提及丁氏,山东、安徽是丁氏聚居区,估计山西就在最后的等里面吧。

我们学院3个丁姓,一个山东泗水,一个湖南湘西,是土家族,一个山西,应该山东的是主流,湖南那哥们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没有,山西也是旁系了,也许是真是和少数民族有点关系?

参考链接: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37130.htm#sub5142189
维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81%E5%A7%93
词典网     http://www.cidianwang.com/baijiaxing/1662.htm
一个有趣的网站   http://www.lyding.cn/  琅琊丁氏网站。。。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6-10 23:49: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蔡蕾_cicyTsai 于 2013-6-10 23:50 编辑

包粽子
吃粽子
门口放艾草
喝不知道什么煮的清茶
在手腕上扣什么五彩绳(好像是的)


本来想水水,然后睡觉去的,,,谁知还是有东西要说的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6-11 00:32:50 | 只看该作者
我小时候看赛龙舟的时候胸前会挂一个蛋,鸡蛋还是鸭蛋我不清楚
然后在耳后会抹雄黄酒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6-11 07:22:0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姓氏还真没研究过...端午节除了包粽子吃粽子,采艾蒿驱邪再也没亲身参与过什么事情。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6-11 12:31:19 | 只看该作者
我家过端午貌似也就吃个粽子啦。其他没有诶,在大城市越来越没有过节的气氛啦。说到这有点想家啦。
我这个姓貌似知道的人很少,虽然语文角度上看它是于的繁体,但是姓氏中完全是两部分。我记得我看过的书上说我的姓氏是姬姓演变过来的,具体怎么回事不记得嘞。
还有还有,同一本书上,我看过郑氏祖先是一个叫姬友的人。好特别的名字,哈哈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3-6-11 16:48:03 | 只看该作者
也就是只有吃粽子、门口挂艾草   一般的民风在我们那儿淡化感觉挺严重的   节日就两个含义  家人聚餐  假期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6-11 19:21: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郑迪文
我那和你差不多   没那么多民俗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23:38: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陈尚敏 吃一个月啊,哈哈,厉害。对,据最新统计显示,陈姓在南方为第一大姓,
大约占人口的10.6%,其次为李、黄、林、张;在南北过渡型的长江流域地区,第一大姓为李,大约占人口的7%,其次为王、张、陈、刘。在北方地区,以王姓为第一大姓,约占人口的9.9%,其次为李、张、刘。话说提到姓陈的感觉厉害人物好多,是个很厉害的姓氏。
回复 4# 孙笠超 吃咸鸭蛋?第一次听说,哈哈,好特别。孙武、孙中山……太多了,好好查下自己的姓氏吧,很厉害的,哈哈
回复 5# 杨君婷 有约?哈哈,说说你吧
回复 6# 丁姐 咱两地差不多,半个老乡嘛,哈哈,丁姓感觉挺多的,至少在我们那,怎么一提丁姓就想到丁春秋了,哈哈。
回复 7# 蕾姐 五彩绳,惊人的相似
回复 8# 郑海山 还是南方比较热闹啊,啥时候有时间一定去南方赛一次龙舟,哈哈
回复 9# 宋春亮 查下吧,自己的姓氏还是很有意义的,呵呵
回复 10# 於丙然 你这个姓氏真的很少,第一次见,刚才打你的名字都找了半天,足以见其稀少性,哈哈。“姬友”哈哈,又是源于姬姓,太多了,都是黄帝的后代。
回复 11# 郑迪文 嗯,四川确实比较偏僻,古代与外界交流较少,你传进去如何,哈哈
回复 12# 屈千舜 同姓啊,有木有,还没见过你呢,见到一个姓屈的真是太难了,感觉就很亲,你是哪里人,有机会一定见见,呵呵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6-12 00:40:16 | 只看该作者
姓氏什么的没研究,听说祖上从河南迁到福建的。。。

重点说说粽子
我们那也有甜粽,但甜粽很少,抠鼻。
那我们吃什么粽子?我们吃肉粽!!!我们的粽子里面包的是肉!!!是肉!!!肉!!!!{:4_271:}{:4_271:}{:4_271:}
尼玛每逢佳节倍思亲,端午节吃不到咸肉粽真心想家啊啊啊啊{:4_259:}

吐槽我们南方粽子包肉很恶心很重口吗。。。告诉你,我们芒果蘸酱油,菠萝蘸酱油,西瓜还摸盐呢,听说荔枝也能摸盐。不要告诉我毁三观什么的,这就是南北差异啦举个例子只是希望耐心听我对“肉粽的介绍”

高中的时候端午节,有人回家都会带粽子,基本上那一两天是不用去食堂吃饭了,吃粽子就饱了,记得一天吃了13个。
粽子主体还是糯米,吃过最高端的粽子里有酱烧三层肉一块肥瘦相交,鹌鹑蛋一个,香菇一片,虾仁一条,花生仁莲子之类的好像也有,吃了一口被抢走了,高一那年的端午节了,至今怀恨在心{:4_263:}
普通的乃至大街上卖的食堂里摆的至少也都有肉一块加上半个蛋,还有香菇。有一个同学家里做的还有梅菜,口味独具一格。
上点图片
http://baike.baidu.com/view/139037.htm







当我吃不到肉粽的时候,就会想,其实在厦大的话还是挺好的{:4_268:} {:4_268:} {:4_268:}

吐槽完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6-12 07:22:24 | 只看该作者
LS的图片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开

QQ|小黑屋|手机版|北大车协|车协主站

GMT+8, 2024-12-13 04:30 , Processed in 0.105542 second(s), 10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