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自行车协会论坛

标题: 于是——渐行渐远 [打印本页]

作者: 景行仰者    时间: 2013-3-11 23:44
标题: 于是——渐行渐远
本帖最后由 景行仰者 于 2013-3-13 14:26 编辑

于是系列的第四篇,就是这篇了。
最近这段时间的主题是315晚会。
作为策划部长,我主要负责了整个315晚会的策划和前期的组织工作。相信我,这不是一个愉快的经历。
当然困难越大,越显示出这次活动的价值。

最近骑车,摔了两次。。。都是因为锁鞋。。。整个是折腾啊。。。
然后跳档。。。
当然摔车不是关键,我一直觉得有伤疤是男人的骄傲。。。。伤疤少的以后都没脸见人。。。

然后就不想折腾了。。。

不想做事了。。。不想折腾车子了。只想玩乐了。

我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激情。。。看看以前的部长申请书,看看自己整理的工作计划,都感觉,自己无论以前还是现在都比较理想化,车协的主流浪潮还是如此的根深蒂固。
车协不是一个做事的地方,车协更多的是一个娱乐的平台,就是这样。

但策划部不能沦为平庸和戏谑。
当初选择策划部,一方面是我做的策划部的事比较多,一方面也是下意识地认为策划部是最有价值的部门,至少比一个中心校区执行,比一个实践部有吸引力多了。当然,外联部我做不了,资料宣传什么的我还是做不了。
我喜爱的,是一个不管部长,没有具体分担的事务,但是作为一个救火队长的存在,会很惬意吧。

上次写过策划部的未来构思,下次贴上来。感觉其实都是很遥远。在策划部花了很多心血,最后发现力有未逮,有心无力了。当然,我不会放弃。
我的目标是北大车协的社会考察。这也是策划部以后分流的一部分吧,一部是活动策划组,一部是社会实践组,还有一部则是其他。
求广招人才。
我认为,宁可一个大校区,比如中心、南新的未来少一个有能力的执行,也要保证策划部有一个强势的部长。策划部长,他的重要性,在我看来,是仅次于会长的存在。

车协的未来在哪里?
我以为,在策划部,在社会考察,至少,这是一个新的增长点

在人数的增长达到一个境界之后,我们活动的质量,就是保证我们协会的生存的关键。
车协的活动现在已经走到了一个强大的惯性时期,体训+拉练+小活动+晚会,每一次的活动都已经在很久以前预先设想,当然这不是坏事,但是没有足够的创新也是一个问题,现在我们有了微信,人人有了主页,新浪有了微薄。拉练有了狗子的世纪园尝试,小活动也有半死不活的七十二名泉计划,体训有了王然的体能训练计划,但是这还不够。
19世纪初的清朝政权也同样有变革的可能,同样是有识之士的呐喊,但是最后的结果还是众所周知的。
我们因自行车而相逢,但自行车不是我们的全部,他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是一小部分。

让策划部远离平庸。

我们需要有思想的人,我们需要关注社会的人,我们需要热爱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的人。我们需要钻研学术的人。
我们不需要平庸,不需要碌碌无为,不需要醉生梦死。


特别申明:
以上为本人在爬完怪坡在缺氧状态下的思考。
不作为平时行为依据,over!

作者: 旺旺    时间: 2013-3-11 23:53
标题: 标题
本帖最后由 夏天的记忆 于 2013-3-12 10:41 编辑

缺正能量了。找一些能聊的开得人扯扯吧,交流这种东西,,,另外我是觉得各个职位都需要有思想有激情有梦想的人,否则,这些人是怎么出来的?车协的未来不是某一个或者某几个人决定的,是一年又一年每一批人决定的,任重道远,或多或少都有种种无力,对于自己来说剩下的就看心态了,对于团队或者几个人来说,不知道有没有过沟通目标尝试坚持总结分享。还不如说不要让车协变得平庸。爪机无力,不知道明天爬起来还有没有心再编辑
作者: 郑迪文    时间: 2013-3-12 00:29
我们可以拒绝平庸……  对自己而言 活着  就是不平庸  对车协而言  它本来就不平庸
作者: 陈尚敏    时间: 2013-3-12 12:08
我是看到策划部有发展潜力而留下的。我觉得不需要说得很漂亮,要主动为协会干点什么才对得起这个平台和资源。娱乐是一部分,实践也是一部分。其实自己一开始就更偏向于后者。大概是文科生的缘故,总是带有些许士的情怀,冷眼观察,想做些改变。一直渴望在大学里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干些事情,或许不伟大,却很实在。然而现实里总是被现实牵着鼻子走,或许是自己的想法还不够明晰。 渴望和大伙儿聊聊,或许就有新的灵感出现了呢!或许那股青春肆意的狂妄就会被激发,化成我们的行动了呢!
作者: 徐志强    时间: 2013-3-12 12:55
。。。涛哥的激情四射啊,话说这些激情很能感染人啊。= =
作者: 景行仰者    时间: 2013-3-12 13:33
本帖最后由 景行仰者 于 2013-3-21 15:54 编辑

昨天车协的微信即将诞生,我让我的舍友关注一下。然后就想到微信、微薄、人人主页,这些车协的对外交流平台,其实都是在艰难的生存。
车协,一直以来都缺人才。
40个主席团多吗?
也许看上去很庞大,但是其实,这不够。

当然作为一级单位,这个数字已经很大了,但是对于车协的未来,这是不够的。

我还是建议车协的主席团分层。
第一级:会长、团支书、总部长、六校区执行。
这也将组成车协的决策层。一共14人,我建议可以增加一个副会长的职务,这样就可以组成15人的决策单位。

第二级:各校区执行+各校区秘书部、实践部和宣传部。
微信组、人人主页组、百度ID等宣传部门将隶属于总宣传部。其负责人也将成为主席团成员。相当于二级决策单位。


这样。大的主席团可以有50人甚至更多,作为最高决策单位,一年四次会议。而15人的常务会议将作为日常事务负责单位,一月一次会议。

[attach]17881[/attach]

特别申明
以上是没有睡午觉后的一些想法。。。。
不作为平时行为依据。。。





这一部分是《轮语》的一些讨论
轮语创刊语及说明

《轮语》第一期关于社会实践的讨论

《轮语》第二期——家文化
作者: 景行仰者    时间: 2013-3-12 15:12
本帖最后由 景行仰者 于 2013-3-12 15:15 编辑

回复 3# 郑迪文


    平庸,这是相对大部分人而言的。
你看看车协这几年的发展, 不算平庸,但是逐渐接近平庸。

可以认为这几年是一个瓶颈期。。。都在寻找新的突破口。
作者: 景行仰者    时间: 2013-3-12 15:13
回复 2# 夏天的记忆


    没有想好找谁聊聊,先发帖再说。。。时间不等人啊。。。
作者: 景行仰者    时间: 2013-3-12 15:16
回复 4# 陈尚敏


    一直很看好你。。。策划部有你相信是策划部的荣幸。
作者: 刘潜    时间: 2013-3-12 15:35
策划部的工作其实就是项目管理,在具体事务上可以看看项目管理方面的书。
组织架构上,你的想法跟当年震姐他们想的理事会差不太多,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搞起来啊。
人都是有惯性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所以车协近几年惯性大得很。但是大家都有变革的想法,只是缺少一个具体方向。希望通过策划部的问题分析能够提出一些决策来。
可能大家还是有点不敢尝试。需要将决定执行下去,慢慢忙乱着就好了。
over。
作者: 旺旺    时间: 2013-3-12 18:46
本帖最后由 夏天的记忆 于 2013-3-12 22:50 编辑

回复 8# 景行仰者


    来找我吧
看你的想法有很多和我曾经构想的相似,我也觉得这样是提高效率的好方法,不过有两个重要前提:
1.第一级整体素质的更高层次,尤其是分析思考决策水平2.两级高效的执行力。
于是乎似乎又扯到了寒假里你顶起的那篇帖子,这是后话,感觉两者相辅相成。仅靠制度的改革未必会有多少成效,现在开始多做一些功课终究还是能有收获的。

理想终归是理想,放到现实中可能会发现脆弱的不堪一击
我曾经想写或者写了很多东西然后悉数扔掉,或者表达能力严重不足,自己读起来都觉得别扭,或者在现阶段难以实施,或者就是忽然懒了,腻了,感觉在做无用功,然后就烦了。
但是车协人是要有理想的,而且是一帮人的共同理想,否则很难有持久的动力。
个人承认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多东西难以自己想完全;同时年龄越大,不得不承认激情不再,很多时候自己一个人做些什么就懒了,所以我曾经一直希望能有一些志同道合的兄弟一起做些什么。可能几个人凑在一起,从大体思路开始聊着聊着一件事就知道怎么做了。
我发现很多时候孤单是难以坚持某一样心中所想东西的最大阻力,呵呵,同时某件让你很为难的事情,一旦有人支持你,你的激情会爆发更多。
光自己在那里憋什么即使想出来落实也有难度。
这些对我来说应该已经属于YY了,你们还有机会,半年可以做很多件疯狂的事情
仅代表个人表示,我应该可以帮上点什么,但是更多的事情,你需要找到身边的战友来完成。

努力吧,骚年
作者: 雅雯    时间: 2013-3-12 21:12
其实就是车协的老毛病了。往往因为太熟就缺少了约束力。
激情的消退有一部分是因为对现实的无力。
我上学期整个趣味运动会的创新,根本没人搭理我。明明早就该好的负责事项却一直到快开始才弄好。于是,我对这个团队质疑。这不是对工作能力的质疑,而是齐心去做一件事的质疑。这次想弄个舞台剧搞搞创新,却发现一切照旧。
多给那些想法一些鼓励,提出质疑是应该的,但是要让他看到你们的支持。否则,他就是一个人在承受所有人的质疑,然后,无力支撑……

其实真的很感谢你,如果没有你,就没有我的创意的实现。其实就像我剧本里写的,“哪怕是惨败”,至少我们试过。不要再为315有压力了,真的。

或许就像如果没有列强入侵,大清朝或许会一切照旧。车协,难道需要一些外来的侵略?
我一直相信没有疼痛就没有成长,对于一个组织,道理亦然。
作者: harrith    时间: 2013-3-12 21:59
回复 12# 雅雯
回复 6# 景行仰者


打了挺多字然后删完了。
抱歉我不能给你们帮助。我的心态不对,脑袋不如原来灵光,思考水平不行。
再给点时间。想到时候面对面听听你们的困惑。
作者: 景行仰者    时间: 2013-3-12 23:20
本帖最后由 景行仰者 于 2013-3-12 23:33 编辑

回复 11# 夏天的记忆


    感觉理想这东西,你说他在,他就在,你说没有,那就是没有。
    如果坚信自己有梦想,那么就会为了梦想而努力。。
    有些架构可能就是大势所趋了。。。
    改革得等下任会长的安排了。

这次315晚会,我开始有了自己的秘书,这是一个趋势,还是一个插曲?

主席团的有时候,还没有自己的小干事靠谱。

还是我自己的问题?
作者: 景行仰者    时间: 2013-3-12 23:21
回复 10# 刘潜


    项目管理的问题,我找找书看看。。。
组织架构的问题,就是没有人做的问题吧。。。
作者: 景行仰者    时间: 2013-3-12 23:29
回复 12# 雅雯


    需要有人做恶人。。。你是这个意思吗?
作者: 张倩    时间: 2013-3-12 23:41
我觉得,不得不说,我们的协会还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创新的精神,不是我们这个社团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的致命的缺点,我们这些年来也一直在改进。
在创新的路上也许会有阻力,请不要放弃,每一份创新的力量的注入,都对车协的未来多了那么一份力量。
至于说组织力的问题,个人觉得,每个在车协的人都应该有一种心态,我们都是同学,大家也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不热爱这个团体那么也就不会付出那么多的心血,大多数的时候,对事不对人就是了,摆平心态是最重要的,不过这也只能是说起来轻松做起来麻烦的事情。
我加入车协比较晚,但是我是真心的喜欢这个团体,每个团体都会有它的缺点,我们能做和要做的就是努力让它进步,在这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失败,这样才使得坚持显得尤为重要。
大家不要泄气啊,继续努力!!有很多人都在支持着你们才是,加油加油~~!!!
作者: 旺旺    时间: 2013-3-12 23:42
标题: 标题
回复 14# 景行仰者


    缺乏沟通和理解,缺少支持和动力,当然没有有激情有活力又听话的干事用起来舒服,何况,你的干事只做策划部的事,只听你的,于是就顺理成章了。你们大二的一起做事就是要跨部门合作了,做一些事情可能真的有没用心的时候,但不是每次都这样;平时你感觉我不靠谱,我感觉你不靠谱,这种氛围久了,能不出矛盾吗?


车协里那些最重要的东西,只能说曾经存在过,于是便有了各种怀念过去。
先做好自己,然后与人交流合作,大家大一的时候不都做的挺好吗。
作者: 雅雯    时间: 2013-3-12 23:46
回复 16# 景行仰者 恶人不是故意出现的。历史发展到一定的时候自会出现历史人物。
其实我的中心是接受梦想在现实面前的惨败。重要的是我们试过,这就够了。
有些时候不要去想我们能给车协带去什么,在做的过程中自己有所收获和成长就很好了,毕竟,这也是车协存在的目的,不是吗?
作者: 旺旺    时间: 2013-3-12 23:46
回复 16# 景行仰者


    他的意思是当车协突然受到重大变故甚至濒临灭亡的话,会唤醒很多人。当然我说严重了,意会。
外面有更精彩的世界
作者: 雅雯    时间: 2013-3-12 23:51
回复 13# harrith 其实困惑年年都差不多吧,也跟有些人谈过,但作用只是自我的发泄。其实就是一种无力之后的倦怠。车协的问题并不缺少人看出来,但看出来又怎样,一代代都是这样走过来。不是没有过雄心壮志,但又能撑多久呢?对于我,就像我之前说的,没有那样一个团队,一个我心目中的团队,这是导致我无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实有些悲观,呵呵。也没什么,至少在每一代人尝试去做的时候他自己自会有收获,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已经很好了,因为在这个组织,他们获得了成长。
恩恩,其实面谈也没太大意思,对于我很多话见了面反而说不出来了……
还是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一直的关注……
作者: 景行仰者    时间: 2013-3-12 23:58
回复 19# 雅雯


    梦想在现实面前的惨败,我还没彻底的经受过。。。或许我自己从来不做完成不了的梦。
    一些的努力都是主观能动的。。。

如果车协实现了社会考察,更加深入的了解社会,不是对我们这些人更大的收获吗?
作者: 景行仰者    时间: 2013-3-13 00:01
回复 20# 夏天的记忆


    从历史上看,能唤醒的那帮人其实一直都在,只是音量太小以前不被注意,而且,这种程度的唤醒,最多是这个组织最后的一点荣光,过去的东西,永远不再来。
以明朝为例。。。
作者: 景行仰者    时间: 2013-3-13 00:02
回复 13# harrith


    困惑这东西,和灵感一样,感觉来了,就有了。。。
作者: 郑迪文    时间: 2013-3-13 00:22
其实我只是觉得每个人做好自己  就已经很不错了  不会因为一些事情  对一些人有成见  或许那些人在某些方面很优秀   尽量公正的去对待车协里的事情  就会有创新
作者: 景行仰者    时间: 2013-3-13 13:51
本帖最后由 景行仰者 于 2013-3-13 14:35 编辑

回复 25# 郑迪文


    做好自己,恰恰也是极难的。
   创新,有时候可以认为是一种赌博,赌的是车协的命运。
至于成见,你可以看看鸽子姐的一篇帖子,《靠谱是一个难得的品质》。在车协,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很难做到。

在车协,基本上都是对事不对人。。。因为大部分的人,都是自己一起共患难过的。

另外,你的逻辑,牵强了。。。

创新,就是与时俱进。六七年前,我们曾经是山大的精品社团,因为那时骑行还不流行,所以让人耳目一新;而现在,每天在全国各地骑行的人,如井喷一般,骑车不稀奇了。所以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更加经久持续的东西。

我们的三大精神支柱:家文化、骑行精神和实践性。

这几年,其实只发挥了家文化,我们都是家了,但是我们的骑士精神和实践性还在吗?

这三个东西,其实都是经久耐用的,一如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学说,但是要发挥就是艰难的。像现在,基督教学说中其实和儒家学说很多事重叠的,但是基督教在兴盛,儒家在没落。所以,好听不一定实用。我想做的创新,就是拾起实践性,将实践性重新打造。

北大车协的社会考察据说是挺好的。这也可能和北大的精神和文化相关,就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子情怀。还有北大的录取分数线不是白高的,最好的资源、地理位置和最好的生源。造就了北大车协的传奇。但是彼能是,吾亦可。
山大的“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听上去也是令人澎湃,但是山大的相对封闭也是可以想象,难以改变的。就像我的本专业,就不如上海等发达地区。
但是这不是不发展社会实践的理由。
最重要的是社会实践是一个需要大量时间精力的活。

我们山大车协平时习惯了松散,玩乐,无节操,会顺利的向严谨的学术转型吗?转型为学术之后,会不会我们的家文化被削弱?我们的老传统 第一季老传统还在不在?
作者: 景行仰者    时间: 2013-3-13 14:46
在我看斯塔若夫阿里斯的《全球通史》时,有一句话曾经有一个观点让我印象深刻。
正是因为西方在罗马崩溃后倒退和彻底清盘,才导致了旧文化的失落和新的文化涅槃的可能,而中国,在经历了五胡乱华,顽强的生存下来,反而导致了近代的文化一致性带来的落后。

一句话:破而后立。
作者: 兰海东    时间: 2013-3-13 15:25
本帖最后由 兰海东 于 2013-3-13 15:37 编辑

回复 26# 景行仰者

我们的三大精神支柱:家文化、骑行精神和实践性。


这句话听起来没错,但是不是公理。如果你真的想思考的话,请细致、理性地分析。

首先,家文化不具有特殊性。
其次,骑士精神(恕改)永远是小众精神,对于一个大的协会而言,不能很好地成为日常的支撑。
最后,实践不作为日常活动而举行,所以实践性也不能成为日常的支撑。

所以我们挺平常的。你看到了北大车协的好,感觉他们似乎做了点什么事情,但是我这个没参加过你们远征的如果不看吐槽,我也会觉得你们做了不少有意思的事情,就这么简单:你看到的,和实际上的恐怕永远有点偏差。社会实践社会考察,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想做点事情当然很难,各家有各家的苦,你没看到他们的苦不代表他们做的真的够好。

路,不一定非得往崇高的、宏大的、实践的、社会的方向走,那可以成为我们的副业成为闪光点,成为核心成员的价值观而为之努力、奋斗的方向。
但是我认为需要一个更加务实的路。因为我们是一个体育社团,对骑行运动精神的认同是基本前提
但是随着社团的膨胀,我们不能假定每个成员加入的时候都有了这种基本的认同,所以取得这种认同其实是非常重要但是非常不起眼的工作,这不是单单几次拉练或者各种客观的展示可以完成的,这需要人与人之间最用心的交流来取得这样的认同。换句话说,做社会实践,可以,但是请别忘了我们是自行车协会。这是前提。
为什么我们不多说说运动呢?为什么运动本身不在我们的支柱之列呢?
看看山大所有的体育社团,轮滑羽毛球梅花桩双节棍,都是“技术性”社团,并没有哪个社团真正地去练过体能:耐力、速度。其实这对于体育社团是必须的。没必要去追求极致,但是适当的有计划的锻炼真的可以让人感到身心愉悦,而这是我们最基本的存在价值。——如果这一点你不认同,那么我就无话可说了。

这条路看起来不起眼,但是里面的学问很大,我们的体训、爬怪坡只能说是最初级的阶段,只能说是比山大这一大堆社团好那么一点点,但是这条路的终点也绝对不是高校联队,我希望是一种更加平和的状态:Ride for fun and health. 有时候,一个健康的身体状态是需要一定的体能和一定的运动常识来作为支撑的。

http://bbs.casdu.net/viewthread.php?tid=7571
最近被调剂搞得焦头烂额,这玩意儿我还没写完,凑合看吧
作者: 景行仰者    时间: 2013-3-13 16:09
本帖最后由 景行仰者 于 2013-3-13 16:17 编辑

回复 28# 兰海东


    我的用语的确缺乏严谨,这也是我将之放在灌水闲聊版块的原因。精神支柱,我的理解是一个比较抽象的东西(暂时没找到更合适的形容词),自行车运动,是我们车协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没有车协,但是家文化这些是我们进一步发展需要的。
这个体育类社团也可以是山大车协未来要走的一条路。只是我个人喜欢将一个社团附着在一个社会的大方向上。

体育类社团的路线,我个人总感觉有点狭隘。将运动融入生活,是一个很吸引人的话题,但是,又感觉很遥远。。。
里面的学问我承认是很大的,任何一件事的学问,我觉得延伸出去都可以很大。
体育类社团,自行车运动的方方面面,到人体结构,我们车协仅仅是掌握了凤毛麟角。

至于北大车协的问题,我觉得那是我们做到他们这一步产生的,现阶段,还不会有,不过,对于北大车协的社会考察现在也的的确确只是流于表面,希望有机会可以和他们内部的人交流。
作者: 景行仰者    时间: 2013-3-13 17:00
回复 5# 徐志强


    感染人和能够做到是两回事。。。深感激情不能当饭吃。。。好在自己还有点闲暇。。。
作者: 蔡蕾_cicyTsai    时间: 2013-3-13 17:24
粗略地看了前面精彩的辩论。piapia鼓掌~~~
“我曾经一直希望能有一些志同道合的兄弟一起做些什么。可能几个人凑在一起,从大体思路开始聊着聊着一件事就知道怎么做了。”
“对于我,就像我之前说的,没有那样一个团队,一个我心目中的团队,这是导致我无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
锦涛的这篇帖子是他作为车协主人对车协的一种宏愿,规划车协的轨迹就像规划自己的人生轨迹一样,将自己的抱负与车协的命运相关联。这样地去为这个家做事,那种真诚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这样的车协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他作为平台的一个基本价值。至于能不能将社考这个新的增长点做好,全在提出这个想法的人,以及他又能力号召出这样一群有着共同目标的人,并持之以恒地将之实行下去。如果此想法到半路不得不夭折我也并不可惜,锦涛在此过程中必定收获不少。
=========================================================
车协再怎么不济,它也是团委下属的一个组织,始终有个名号在那里。至于它是不是与众不同,是不是平庸的都是由你来决定的。
作者: 张震    时间: 2013-3-13 20:25
协会就是需要这样的声音,一起去探讨,同样落实到行动更加重要。
整个帖子,我都非常赞同,但是唯一不支持的是:车协不是一个做事的地方,车协更多的是一个娱乐的平台。我可以理解为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吗?在车协,可以实现很多自己的理想,成功的例子也有很多。很多事情失败的原因全要归结于车协的问题吗?是不是组织者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呢?
我继续坚信,车协舞台对会员的意义。
作者: 兰海东    时间: 2013-3-13 23:17
本帖最后由 兰海东 于 2013-3-13 23:59 编辑

回复 29# 景行仰者


    不要把眼光放在国内,如果你觉得遥远,看看美国人的校园设施就知道他们把运动融合的多好了。

    我作为一个热爱运动的人,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体育很近,触手可及。只是应试教育让我们远离了体育。山大这么大的地方居然没健身馆,匪夷所思!

    如果你和我缺乏对运动的共识,那我没必要在这折腾了~玩玩就好。但是如果你和我有共识,或者有点兴趣,那我可以帮你做点事。大段的文字不好写,单独约我聊就可以。我不方便出面做事,和大家也不熟悉,但是我有很多经验可以帮你们。

----------------------------------------
PS:我的经历:小学3-6年级,短跑队,游泳队。->体育基础,以及和四个水平相近的人你追我赶的欢乐时光。记得我又一次病退了一个月,我的三个朋友没精打采的,然后有天下午教练把我给提溜到操场上去,大喊一嗓子:“我给你几个小子把跑伴儿找回来了!”遂满操场疯了一下午。
初中,自己练。大海,群山->孤独而平静地感受自己身体的突飞猛进。感谢小学时的常识和基础。
高中,回到Team->运动会上各种大出风头,有了正规的场地和教练,每天都有运动生活,开心,精彩。life on track。
大学……又一次陷入孤独。不过最近找到伴了。
作者: 郑迪文    时间: 2013-3-13 23:31
个人是觉得  有时候不是问题太多 而是想太多。  

车协需要改变 这是毋庸置疑的  任何事物都在变化中  也都是不变的

上面有几层楼说到了参考国内或者国外一些类似的社团  但是我想我们需要考虑 他们是为什么成功的  

好的地方  借鉴 结合实际  付诸行动

不一定所有的都要创新  就像 萧规曹随  好的可以遵守  就像法律   不会一次性修改所有  发现问题  指出来  去弥补
作者: 兰海东    时间: 2013-3-13 23:37
回复 33# Anonymous


    车协倒是不缺少做事的人,但是无处发力!就好像你在山大貌似也不缺少“学习”的人一样。但是在山大你能把数学学到World Class吗?No!在山大你能把车协的事情做到National Top 1吗?No!你能骑一个歪歪扭扭的车子灭了阿姆斯特朗吗?No!做事是要被环境、平台约束的,我们讨论的事情就是怎么发展这个平台,往什么方向发展这个平台,这个话题真的要透彻交流才能说明白的。

   必须承认车协已经很不错,不过我们现在要讨论的是车协做事情的平台——主席团、前进路线怎样才能进一步发展!语言是个细节,还望大家不拘小节,畅所欲言,特别是楼主,虽然你的语言不够精确,但是已经传达出你的主要意思来了。我们需要这样杂乱无章的大块豆腐文,不到之处愿现任主席团包容,愿这个帖子越走越长,让辩论来弥补我们每一个人的狭隘

   不要停啊!大家加油!

    话说……丫又匿名……
作者: 兰海东    时间: 2013-3-13 23:41
本帖最后由 兰海东 于 2013-3-13 23:45 编辑

回复 36# 郑迪文


    你说的还不够细致具体,能不能给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你现在给我的感觉更像旁观者,你可以尝试进一步地加入讨论中,给出一些更具体或者更明确的建议来,哪怕错了也没关系!这种尝试可以让你得到思维上的锻炼,你可以看看张宇哲大一的时候的帖子(作者是harrith)作为参考
作者: 景行仰者    时间: 2013-3-14 00:01
回复 34# 兰海东


    或许就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原因,我对于体育和运动不是很了解,也不是很知道如何融入运动和生活,真想去美国这些地方看看啊。。。对于运动融入生活还是缺乏一定的概念。。。
另外,虽然我是理科生,但是我的思维更接近文科生。
作者: 景行仰者    时间: 2013-3-14 00:01
本帖最后由 景行仰者 于 2013-3-14 00:30 编辑

某个学长的帖子怎么不见了。。。还想回复来着。。。


回复 32# 张震


    这句话可能就是因为吃不到葡萄的原因吧。。。
这句话的主要原因是我感觉,或者我发现,在趣味运动会、在冬至。在现在,有些人,在现场可以做很好,但是,前期筹备策划神马的,就是惫懒。。。而这种拖沓导致了现场的不完美,当然我也有自己的问题。比如协调能力不够。。。
作者: 郑迪文    时间: 2013-3-14 00:21
回复 36# 兰海东


    看学长的帖子 看到一句话  会员的成长是协会进步的标志。

单独说会员的成长 这个成长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吧  一个是车上  一个是车下

我想这篇帖子主要考虑的是车下

对于一个会员的成长  思维方式  从一个不介入管理事务的协会会员 到一个管理者  这需要一个成长

个人认为需要在大一上学期就开始培养  所谓家文化  换一种说法也就是大家聚在一起

对于老会员  不用以一种尽量高的姿态去面对新会员  通过交流 让新会员也能尽快的融入管理事务也会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而这种传授  对于把心放在协会的新会员 自然是极有吸引力的

从当初的激情 到每年都有一部分离开  一部分留下  因人而异  也不必强求  留下的自然是为协会的  自然会尽力去为协会思考  我认为这是协会很大一部分进步的想法的来源

我们要让车协进步 管理层面的进步必须带动协会的新会员  不然这是无用的  

说完了  可能很多错。
作者: 景行仰者    时间: 2013-3-14 00:33
回复 34# 郑迪文


    正如我某一楼所说,这个不好做。。。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每一个有个性的社团的现状都是由很多原因决定的,都有独特的发展。我们也是。

还是比较迷惘啊。。。
作者: 景行仰者    时间: 2013-3-14 00:38
回复 31# 蔡蕾_cicyTsai


    只是想将自己想过的东西留下来,在路线和上层建筑上,感觉很久没有辩论出现了,至少是我加入车协以来一直没发现的。。。
虽然有流于空谈的危险,甚至很大可能只能是流于空谈,但是论坛最近的确是缺少生机。。。
就当是给这个学期带来一点点新的东西。
作者: 景行仰者    时间: 2013-3-14 12:00
回复 18# 夏天的记忆


    交流这个问题的确做得不好,这也不是现在的问题,而是长久以来一直没解决的问题。个人觉得总秘书处可以担负一个内联的作用。当然现在的总秘书处太忙了。或者新设立的副会长或者可以在设立一个内联部长可以专门负责内联事务。

干事也不一定由激情,只是有时候,感觉让干事干活比主席团干活省心不少,或者也是主席团的人普遍比较忙吧。。。

这个帖子的存在价值一直都在。。。
蔡蕾的工作感悟
作者: 孙敬书    时间: 2013-3-14 17:02
看了这些,我发现,我想的,不是我要不要在车协继续的问题,而是我能不能在车协继续的问题。每一个团体,总是需要有为它付出的人。也许受挫的时候会犹豫,会彷徨,但这总是成长的一部分。我,能为车协做些什么?
半个学期了,从开始的单纯的喜欢,我一点点接近他,了解他,也知道了我们欢笑背后是很多人的焦虑、汗水。当我们开始为车协的未来思考,也许我们也就开始学会了责任二字的含义。
加油,锦涛!成长,成长!
作者: 兰海东    时间: 2013-3-14 18:28
回复 39# 郑迪文


    嗯,不错,开始努力地去思考了。基本上是对的,特别是针对老会员传授新会员这一点,这个过程非常重要,新会员担纲也是对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些事情几乎是年年提,却始终没有做的很好呢?

我分析的原因如下:
1、新会员比老会员多太多,管不过来(这是最明显的一个),处于家文化考虑我估计主席团成员都是尽量地平均用力,所以新会员恐怕成长比较慢。但是,就算是重点培养,也会很慢的,本身的阅历摆着这,这需要时间。

2、刚刚接受协会事务的老会员本身也都是新手,新手自顾不暇怎么培养新手

3、隐退的上代主席团已经走到大三,开始在学习上发力,而且和大一的隔代,沟通不良

4、大四的为前途奔忙,早就不参加协会活动了。

其实可以通过论坛的好帖子们来破解这个问题,当届主席团带新会员不妨称为横向带动,那么隔代的交流可以称为纵向带动,论坛就是一个很好的纵向带动的手段。新的微信小组也是一个很好的纵向手段。至于效果我认为很乐观,不过关键还是看微信上的刊物的质量,不仅内容要好,形式上也必须易于接受,不然就不能够体现与论坛互补的一面了。
作者: 兰海东    时间: 2013-3-14 18:29
回复 43# 孙敬书


    既然新会员总是多于老会员,顾不过来也是很正常。如果你想做事,从秘书处那里搞到老会员的联系方式,主动联系他们,最好能约时间单聊,会有收获的。加油啦!
作者: 景行仰者    时间: 2013-3-14 18:39
回复 43# 孙敬书


    看到你来中心排舞蹈了,车协永远需要各种人,各种人才。希望这里有你想要的,更希望你可以在这里获得什么 ,带来什么。
作者: 郑迪文    时间: 2013-3-14 22:57
回复 40# 景行仰者


        用理性的思维去考虑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   车协的现状是什么? 进步的脚步放缓了?  是我们太急了?  还是方法需要改变了? 还是人改变了……
作者: 郑迪文    时间: 2013-3-14 23:21
回复 44# 兰海东


    但是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人 (最重要的一点)
   对于论坛  
  如果对车协不关心  (各个校区都应该有讲论坛上精品贴的事情)  那么自然不会把这些听进心里   如果关心  对于很多东西会主动思考  我想这是大二会有的心境  大一也可以开始有了

其实解决的办法可以是拉长成长期   把大二也定义为一个成长期   以相对而言不算特别新的新手带新手   共同成长  发现问题  解决
作者: 景行仰者    时间: 2013-3-15 00:01
回复 47# 郑迪文


    没有人能够看穿历史的迷雾。理性的分析,这种东西,谁来做?
车协的现状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一言以蔽之,玩得还好,做的不行。

时代在变,人在变,方法也会变。
作者: 屈云萌    时间: 2013-3-15 09:32
抱歉,315没帮上什么忙,祝晚会一切顺利吧~
作者: 景行仰者    时间: 2013-3-15 16:42
回复 50# 屈云萌


    为什么说你没有帮上什么忙呢?哪怕是一颗螺丝,也是由存在价值的。更何况你的画外音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作者: 陈冯    时间: 2013-3-15 23:49
要是能,少说话,多做事。要不能,少说话,少做事。
不逗人喜欢的说句话——再坚持坚持吧,这学期完了你就解放了。
困难算不了什么呢。

以上的话虽不多,但也恰好验证了言多必失的真理。

祝车协越来越好!
over
作者: 景行仰者    时间: 2013-3-16 00:33
本帖最后由 景行仰者 于 2013-3-19 09:59 编辑

回复 52# 陈冯


    最近被315整的压力略大,所以抑制不住压抑。。。
但是一个组织,总是要有说话的人的,没有人说话,这就是一潭死水。。。

车协精神的凋零?




欢迎光临 山东大学自行车协会论坛 (http://bbs.casdu.cn./) Powered by Discuz! X3.2